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高三全日制招生
新闻资讯
打好打赢四川教育脱贫攻坚战,省教育厅做了这些工作~
2019-09-04    |   文章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  分享到:
0
  9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为打好打赢四川教育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近年来,四川重点做了哪些事?
  快来听听,四川省教育厅
  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李志刚
  怎么说?
  四川省各级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有126.92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75.93万人。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我们针对问题补短板,让教育成为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治本之策,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控辍保学,让贫困学生都上学
  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根本体现。我省连续出台4个文件,召开3次全省大会,强化控辍保学“五长”责任落实。建立公安户籍、教育学籍比对核查机制和县、乡、村、校“四本”台账,摸清底数。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管理系统,实行失学辍学个人信息入库、动态监控、逐一劝返销账,目前全覆盖凉山州,秋季将甘孜州、阿坝州纳入系统管理。实施一人一案,采取随班就读、1-3年制补偿教育等方式,保证辍学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截至目前,我省彝区、藏区义务教育失辍学学生7.1万多人已劝返6.1万多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已全部劝返,其余的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全部劝返。如盐源县,针对部分辍学学生辍学时间长、成绩差、难管理的特点,打破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按照初一辍学补三年、初二补两年、初三补一年的方式,对辍学学生进行补偿教育。
  二是抓校舍条件改善,让学生有学上
  针对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难以满足学生就近就学需求的问题,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240多亿元,用于实施“改薄项目”“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一村一幼”等项目,累计建设校舍1100多万平方米,建设教师周转宿舍4万多套,开办幼教点4888个、班级6879个,努力解决学生住不下、坐不下的问题。如,2012年至2018年,我省藏、彝区校舍建筑面积由930万平方米增加到1458万平方米。
  三是抓贫困学生资助,让学生能上学
  每年投入中央和省财政资金70多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0余万人次。在全面落实国家已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在民族地区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免学前保教费、免高中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近三年对8.57万建档立卡中职学生、11.01万2016年新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每年分别特别资助1000元、4000元生活费资助,直至毕业;向海拔2500米以上学校学生发放取暖补助,已累计投入省级资金3.4亿元,受益学生超170万人次;近两年向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发放就业补助;在161个有扶贫任务的县,每县建立不低于300万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实施兜底资助,已累计使用7.57亿元,救助109万人次。全覆盖、多层次的救助体系,保证了全省无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如凉山州,自从推行15年免费教育后,学生负担大幅减轻,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入学率不断提升,辍学学生大幅减少。
  四是抓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上好学
  加大公费师范生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全额满足贫困地区特岗教师需求,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补充理科、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双语”教师。2012年以来,全省共招录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15000名,招聘特岗教师25997名,破解“引不进”的问题。实施凉山州贫困县义务教育3000名教师编制保障工程,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破解编制“不够用”问题。实施对口帮扶计划,短期解决贫困地区教师不足问题。成都、绵阳等10市74县(市、区)1160所学校向45个深度贫困县1287所中小学校选派教师1700余名。藏、彝区千人支教计划每两年向民族地区选派支教教师1300余名,组织省内14所设置师范类专业高校1800余名学生到凉山州顶岗支教。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到2020年,对贫困地区教师实施一轮以上省级培训,破解“教不好”问题。如凉山州,根据目前学生规划,今年该州教师缺口大约在3000多名,通过对口帮扶支教和顶岗支教方式,解决教师缺口问题。
  五是抓职业教育发展,让学生学有用
  实现“职教一人、增收一家、脱贫一户”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推进藏区、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2012年起,组织彝、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中职教育,提供生活、书本、住宿、交通等补助;对在藏、彝区就读学生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全省每年招收“9+3”学生1万人。大力推进就业。通过“自主择业、指导就业、企业吸纳、干部招录”等多种途径,保障“9+3”学生就业创业,“9+3”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实施“9+5”中高职贯通计划。从2018年起,面向深度贫困县初中毕业生,开展五年中高职贯通免费定向培养试点,打通中职上升渠道。前三年享受“9+3”免费教育政策,后二年参照公费师范生政策,每生每年补助1.1万元。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省级示范学校、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和薄弱学校基础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让学生“走得远”。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实行高校招生加、降分录取照顾政策,拓宽贫困地区孩子升学渠道,部分贫困地区学生实现上名牌大学“零的突破”,2013年以来受惠学生20余万人。
  除此之外,教育厅有序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依托“一村一幼”,重点解决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因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入义务教育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等突出问题,帮助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学习学会普通话。同时,持续深化对口帮扶。推进内地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推进省内高校对口帮扶,积极推进帮扶干部选派,积极推动实施东西部协作。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持续推进教育扶贫计划,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摘帽县和深度贫困县,进一步缩差距、补短板,让学生享有更加公正、优质教育。
  (一)进一步抓好“控辍保学”
  按照2017年教育扶贫目标任务,重点从抓好“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切实将“县(市)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共同负责的“五长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无因贫辍学学生。
  (二)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大力实施《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投入,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继续抓好《行动计划》、“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抓好双语骨干教师培训、数理化等学科教师的培训。二是继续实施好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定向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各科类紧缺师资,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继续深化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从内地教育发达市选派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组织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跟岗锻炼。
  (四)进一步落实好学生资助。
  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好学生资助。切实抓好“十五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落实,确保无一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失学。
  (五)深入开展民族地区村级学前教育工作。
  让适龄幼儿都能就近接受学前双语教育,“过好语言关,养成好习惯”,着力化解“听不懂”问题。指导州(市)科学做好村级幼教点建设规划,重点加大贫困村幼教点投入力度,采取改造、新建等方式解决好幼教点教学场地等用房,购置幼教点必要的设备设施,确保已开办的幼教点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需要。
  为四川脱贫攻坚成就点赞
  为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群众点赞
注川越微信公众号

【关注川越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扫描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