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分类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经验与关键要点 2025-04-10
-
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语言文字复合型人才培养 2025-04-01
-
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联盟成立 2025-03-25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对初三的学生而言,掌握答题技巧是必需。川越君和大家分享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同学们学起来吧。
二、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一般分为五种题型,分别是:
品味炼字类
名句赏析类
主旨情感类
想象描述类(意境类或景物形象)
表达技巧类
1、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2、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
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3、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要点】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
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4、想象描述类(意境类或景物形象)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这首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题要点】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答: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5、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或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5)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6)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7)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现怎样的主旨)?
【答题要点】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关注川越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