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高三全日制招生
新闻资讯
“厌学症”的前世今生
2017-10-19    |   文章来源:    |  分享到:
0

文章来源:网络


开学了,因厌学问题来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中学生,也有高年级的小学生。

这些孩子原先学习都很不错,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学习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们变得不爱学习了,作业和考试一团糟糕。父母一着急就带着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希望能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症”的困扰,重新喜欢上学习。

父母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不过这些孩子并不见得个个都有心理问题。其实他们大多是没有心理问题的,只是从暑假的放松状态一下子进入到紧张的学习状态心里有点不适应而已。就像我们突然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到黑暗的房间里面,或者从里面走出来,都会有几秒钟时间睁不开眼睛,看不见东西。这是正常的,过一会自然就好了。

暑假里孩子爱玩点游戏,看点电视,早上起得迟一点,松垮一点,懒散一点,开学前几天有点倒不过来,有点找不到感觉,这也很正常,过几天自然就好了。这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强烈的痛苦体验,是父母的精神太过于紧张。这是父母的问题,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会自己提出来要看心理医生,因为他觉得痛苦,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但是这样的孩子反倒经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会觉得孩子没有问题,只是自寻烦恼,过几天就好了。结果有的就错过了接受心理咨询的最好时机,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

当然也有些孩子心理问题比较隐蔽,他们可能会把问题藏起来,然后以躯体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可是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病来。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予以重视,在就医的同时也可以陪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或者和他们谈谈心,给他们一些理解和支持。

“厌学症”的隐蔽性更强,更容易被家长忽略。因为“厌学症”往往从“勤学症”演变而来。那些从小不爱学习,成绩很烂的孩子反倒没什么机会或者没什么资格被“厌学症”所困扰,虽然他们非常讨厌学习。


“厌学症”的孩子在产生厌学情绪之前一般都是班级(很多还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里的学霸,是老师和父母眼里的乖宝贝,是其他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聪明、懂事、勤奋、自觉、成绩好,多才多艺,集万千优点于一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是这样的孩子却最容易受到“厌学症”的侵扰。因为他们太过于优秀,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他们自己也往往自视甚高;同时因为太过优秀,他们自小受到了过多的保护和优待,使得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反而不如普通同学。


随着年级升高,一方面学业越来越困难,一方面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唯我独尊的优越感渐渐消失,头上的耀眼光环渐渐暗淡。他们不能接受风光不再的事实,又不愿意降低自我期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冲突。然后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学习,导致成绩出现波动,心里更加焦急,继而对自己产生极大的怀疑,对学习失去耐心,整个人变得烦躁不安,消极懈怠,严重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强迫等心身障碍,有的甚至会萌生悲观厌世的念头。


但是这些孩子如果能及时接受心理咨询,效果又是最好的。因为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给予或指导。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合作完成的心灵对话,不仅需要好的咨询师,还需要好的来访者。

而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来访者。



注川越微信公众号

【关注川越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扫描关注公众号